close

引力波到底是什麼?要具體搞清楚,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於引力波是否有輻射有一個準確的判斷。至少從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証明引力波有輻射。而所謂“引力波有輻射”的說法,源自部分商傢之口。雖然也有個別商傢明確表示這些是惡搞的商品,目前銷售記錄還為零,但鑒於一些商傢借機炒作“偽概念”的先例,以及不乏一些市民自我感覺“引力波是有傷害的”,此類產品恐怕難免讓一些人信以為真,並給更多人帶來誤導。

一個公民科學素養的高低,與其個人對於科學問題的認識有關,但一個社會整體科學素養低,輕則是為一些“偽概念”“偽科學”的流行和泛濫提供溫床,重則影響一個社會的判斷力、科技創新力與競爭力。有專傢就曾指出,中國公眾隨著年齡增大,科學素養水平卻在下降,與歐美國傢以及日本形成反差。這一現象,與民間一般認為的“越老越迷信”其實有相通之處。究其原因,很可能台中西區頂級月子中心是我們日常性社會科普教育和宣傳的缺失。



從“引力波輻射”看科學素養提升

原標題:從“引力台中西屯區月子中心推薦波輻射”看科學台中西屯區月子中心素養提升

按理說,在信息獲取相當便利的當下,求証某種說法是否真實,隻要稍稍借助於一些網絡查詢,即可瞭解大概。然而就是這些看似漏洞百出的“偽概念”,卻依然不乏上當者,有一些甚至還逐漸“深入人心”。這裡除瞭有信息獲取上的不對稱和“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人性弱點,社會整體科學素養的欠缺恐怕難辭其咎。中國科協開展的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顯示,2015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6.2%。而美國的這一比例在2000年時就已高達17%。

除瞭引力波被誤讀,此前還有手機輻射、WiFi輻射、孕婦需穿防輻射服保護胎兒等。這些模糊的概念中,一些是似是而非的誇大其詞,一些則幹脆是出於商業推廣而刻意制造的“偽概念”。比如引力波有輻射,幾乎是隨著引力波被發現的新聞同時“上線”,在多數人還沒弄清楚引力波的具體情況前,部分商傢就先下手為強,人為制造瞭一個“商機”。

2月11日,美國科學傢宣佈,他們利用激光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第一次探測到瞭引力波。這項轟動世界的發現不僅証實瞭愛因斯坦一個世紀前的預測,也向人們提供瞭一個觀測宇宙的新途徑。幾乎與此同時,某電商網站上就出現瞭宣稱能預防引力波的商品,如面膜、孕婦背心和肚兜,有的商品簡介上甚至寫著,“引力波是輻射的一種,而且輻射非常強”。

這些年,我國在一些高精尖領域的科技創新不斷取得進展,但國民科學素養提升的速度似乎慢瞭不少。以“引力波輻射”為代表,種種與科學問題相關的“謠言”或“偽概念”的流行足以說明,科技發展和進步對公民素養的“涵養”作用還有待加強。而一個國傢理想狀態下的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理應包括國民科學素養的提升。有鑒於此,在強化學校正規教育中的科技知識傳授力度、增加大眾科普推廣、創新科普方式以及建立科技創新與民眾互動的有效橋梁等方面,我們仍有亟待填補的空白。

(朱昌俊)
arrow
arrow

    coxuq307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